10月25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承办的“就在南粤”广东省2026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对接活动(东莞地区专场)(以下简称为“秋季招聘会”)在松山湖校区假草田径场举行。同期,还举办了职业生涯体验日,现场设置“生涯与就业服务功能专区”“校企合作交流区”等,为用人单位和求职学子打造全方位护航的交流择业平台。

1万+岗位,“职”为你来
25日上午9时,假草田径场已然准备就绪,红蓝帐篷沿场地规整排布,企业招聘竖幅陈列有序,各类岗位名称一目了然。求职者手持简历陆续进场。他们或快步穿梭展位筛选信息,或在心仪企业前俯身交流,指尖不时指向招聘海报。现场人潮涌动,求职氛围浓厚。
作为我校秋季学期最大型的线下招聘活动,本次秋季招聘会共吸引了超500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超350家企业进校现场招聘,系统投递简历数超6000人次。为求职者提供了15213个就业岗位,覆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IT互联网、能源化工、建筑工程、金融保险、教育文化以及现代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现场还开展了“直播带岗”活动,未能线下参会的同学,亦可通过直播了解企业岗位。
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胡钦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广东省教育厅就业创业处主要负责人深入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毕业生交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招聘预期、学生应聘情况以及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匹配度等,并鼓励毕业生们将在校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锚定目标,把握机遇,顺利求职。

丰富的岗位资源和招聘活动吸引了大批求职者到场。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方孟雨同学,特意从莞城校区赶来参与此次秋季招聘会。她说:“活动恰逢秋高气爽的舒适时节,现场用人单位的区域划分与排布相当合理,而且现场招聘人员态度热情亲和,简历投递后相关岗位的反馈速度也很快。对正处于求职阶段的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机会,更是一场体验感十足的求职实践。”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黄然同学目标明确、准备充分,希望在本次秋季招聘会上找到测试或运营类工作。在完成多份简历投递后,他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为了这次秋季招聘会,我提前通过线上渠道梳理了各目标企业的业务方向与岗位要求,也针对性准备了沟通话术。但现场与企业招聘人员面对面交流后发现,这和线上信息获取完全不同。双方互动更真实、细节更具体,让我对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也实实在在为我积累了能复用的求职经验。”
“不管是个人素质还是充足的前期准备,莞工的学生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东莞蔚来汽车招聘负责人陈先生说道。在这次秋季招聘会上,该企业主要提供了市场营销类岗位。陈先生表示,提前针对品牌理念和意向岗位做足功课的学生会更得到他们的青睐。此外,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企业也希望求职者能有强大的心理,去接受快节奏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变化。
“今天收到了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超过500分的学生的简历,这类学生将会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Bien Air瑞士彼岸招聘负责人章女士高兴地说道。作为一家专注于牙科和外科领域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与销售的跨国企业,该用人单位期待通过秋季招聘会找到综合素质较强、专业对口的毕业生。结合自己的招聘经验,章女士建议同学们:“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学好,还要留意市场发展方向,提升素养能力,争取将专业理论知识真正转化并运用到职场实践当中。”
全链条服务,“职”引未来
秋季招聘会现场,还首次举办了2025东莞市青年乐业节就业嘉年华暨东莞理工学院职业生涯体验日。活动聚焦青年就业创业核心需求,打造了“生涯与就业服务功能专区”。

专区分生涯规划和就创指导两大分区,分别设“走进魔法学院”“穿越性格迷宫”“摘下璀璨星辰”“淘趣职业真金”和“就业职升机”“创业实战派”“政策传送带”“人才加速器”八大板块。同学们可以结合求职需求参与咨询互动,还能集卡领奖,体验感满满。现场还设置AI赋能就业专区,AI+求职招聘、AI+面试陪练等功能为同学们提供了AI简历诊断、模拟面试等服务,帮助同学们提前熟悉流程、缓解紧张情绪,有效提升求职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为成功应聘增添助力。
功能专区咨询氛围火热,既吸引了应届毕业生,也有不少低年级同学也前来咨询,为个人长远职业方向规划寻求支持。
在“创业实战派”板块,来自“百万英才汇南粤”就业指导平台的胡爱武老师和同学分析了复杂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方向选择。胡爱武指出,大学生创业首要在于把握三个核心维度: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及客户群体分析。“只有把这三点想透,并进行市场模拟与深入了解,才能找准创业方向。”对于有想法但缺乏经验的同学,胡爱武老师强调要夯实理论基础。“无论是否就读商科专业,想创业就必须把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等相关知识学扎实,并积极进行实践模拟,这才是将想法落地的关键一步。”
来自学生社区知行学院(通识教育学院)2022级杨振宁创新班的陈剑先同学在与创业指导老师深入交流后感触颇深:“老师从不少此前未涉及的思考角度给出了建议,让我深受启发。还结合我的专业背景与能力,细致分析了个人核心优势,为我解决了关键困惑。”
集成电路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2024级微电子专业的周锦航同学参与了“小岛测试”游戏并听完老师的建议后,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后续职业发展会更侧重教育领域或计算机相关岗位,也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朝着这个方向准备。”
在“校企合作交流区”,学院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高效对接,双方聚焦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核心领域深入沟通,进一步打破供需双方的认知隔阂,既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育人视角、更新鲜的市场动态,也为就业工作提供更具体的反馈、更准确的资讯,为人才输送铺路架桥。
(撰稿:刘芷攸 吴聪 何美婷 郭奕伶;一审:刘玥;二审:范晖帆;三审:叶妙娴)